周济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周济任教育部部长期间,新京报报道称“周济赶上了一个公众对教育普遍不满的年代”。教育部内部人士说,在教育部部长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都不是教育部所能决定的。
备受争议的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昨日履新,出任中共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而在此前一天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其教育部部长职务被免去。
本报记者从中国工程院获悉,昨天下午,中共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匡迪主持召开了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会议,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关于周济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的决定。另据教育部网站显示,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已担任党组书记。这意味着周济此前担任的教育部党组书记职务同时卸任。
昨天,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迎来建院30周年,周济发去贺信。新华社对其的称呼是“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与周济渊源颇深。31年前,周济考入该校前身之一的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攻读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此处赴美留学归国后重返该校,历任教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并于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与另外三所院校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周济出任该校首任校长,并踏入仕途,出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后在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上赴教育部,历任副部长、部长等职。
针对教育界争议 周济曾做回应
针对高等教育规模“大跃进”,周济曾解释说,这一阶段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由“精英化教育”转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并不是扩招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恰恰相反,扩招使更多的学生进入了大学,这为社会提供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针对诸多争议,2007年3月8日,周济做客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曾表示:“大家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有时我们的工作又存在缺点,所以有很多意见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批评,对我们的工作也是动力,老百姓不高兴骂骂也可以。”
但他同时强调:“骂教育部可以,但不能骂老师。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教师行业是一个神圣的事业。”
官方与民间评价形成对比
据本报记者观察,对周济任职教育部部长期间的评价,官方与民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民间层面而言,记者观察到,周济被免去教育部部长的消息引爆网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教育界人士许锡良、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健在博客上对周济任内的诸多政策提出了不同看法,言辞间不乏火药味,如直称周济为“洲际导弹”。
信力健直指周济“没弄懂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及自主权”,“最大的政绩败笔”是“制定高标准,封杀民办学校”,“对教育的短视体现”为“倡导精英教育,忽视平民教育”。
与民间的批评相反,官方还是肯定了周济的工作。
在前天召开的教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司局级以上干部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教育公平也迈出重要步伐”等成绩的取得,周济在任期间“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
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在宣布任免决定时说,“近年来,我国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其中也凝聚着周济同志的大量心血、智慧和汗水。”
2009年11月02日 南方都市报

标签: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