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 jing (2003)盲井

说到中国的当代现实主义电影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既明显又简单,那就是没有人甘愿冒险去说真话,在一个威权而又道德沦落的虚假社会里只有去做掌权者的吹鼓手才能名利双收,要么就去搞一些回避或脱离现实甚至是变相吹捧的影片来赚取利益,像《满城尽是黄金屎》、《无聊之极》与《非城打扰》就是其终级大作。

唯一值得推荐的好像也只有2003年出品的《盲井》这部电影了,也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社会真实面的作品,自然无法得以公映,在网上遭到了被封杀的命运!


李杨,这位28岁去科隆学习电影,在德国居住十数年的新锐导演,似乎与“盲”结下了深缘。处女作《盲井》使他一夜成名,尽管未能公映,但行走“地下”路线,李杨估计,还是卖了一百万张。我坚持认为这是现代中国最优秀的一部电影,比起贾樟柯的汾阳三部曲亦毫不逊色。据报道,讲述被拐骗妇女如何在封闭的山村耻辱生活的《盲山》,在戛纳电影节放映之时受到如潮的好评。

李杨解释“盲”,拆开来,就是“亡目”的意思,不是指眼睛瞎掉,而是指眼睛死掉,前者属于自然之“盲”,后者则属于精神之“盲”,心灵之“盲”。其中的差别不言自明。

在同一版面,还有林鑫的记录片《三里洞》,主题与《盲井》近似,发掘黑沉沉的煤矿生活。比《盲井》深入的是,《三里洞》指向了历史书写的真伪:1950年代,政府号召支援大西北建设,三百多名上海青年来到陕西铜川三里洞煤矿,他们所必须接受的现实与事先的政治承诺完全脱节,五十年后,老人感叹:“我们都是被骗来的。”

莎士比亚说:这是时代的苦难,这是疯子给瞎子领路的时代。

李杨1977年高中毕业后供职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由于不满舞台上“高大全”的角色,他发愤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读大二时,他梦想出国,但当时国家有规定:大学毕业生五年内不准出境,于是他果断退学,揣着凑来的400美元,飞赴德国,于1995年获科隆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导演系硕士学位。

李杨简历:
1985-1987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
1988-1990就读于西柏林自由大学艺术系
1990-1992就读于慕尼黑大学戏剧艺术系
1992-1995就读于科隆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导演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他回国后的处女作《盲井》获得柏林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
2007年《盲山》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竞赛单元,获得罗马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影片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该小说曾荣获2002年老舍文学奖。

GOOGLE – VIDEO XUNLEI – DOWN

收藏与分享

标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