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资格鼓动年轻人弃“城”而逃

最近几个月,关于“漂族”、“蚁族”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讨论又热起来了。其背后的社会情绪无疑暗指了当下的“几座大山”——就业难、买房难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年轻人所处的困境就是“生存难发展更难”。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也参与到了这个本该是个人选择问题的讨论中来,一部分专家建议“漂族”、“蚁族”应该着眼于现实,回撤到二三线城市谋求发展空间;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建议坚守北上广,原因无外乎大城市条件好、真正的发展空间还在这些大城市。

但是,恰是这个争论本身隐含了一个问题,也暴露出了政策层面的某种倾向性,即政府在有意引导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从而为年轻人“蜗居城市”这个社会问题开挖泄洪通道。这一点可以从学者秋风的评论中看出这种端倪——谁有资格让他们离开?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生活、工作、定居的地方的自由。再者说了,逃到哪儿?如果北上广都找不到机会,那其它地方就更没有机会。陈志武、茅于轼、张鸣等也坚持了自己一贯的立场,暗讽了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专家学者的用意有问题,力挺年轻人为自己的理想继续奋斗。

笔者无意讽喻政府官员和部分专家学者,仅从一个同龄人的角度与其他年轻人交流一下看法。首先,目前的困境不是我们年轻人造成的,我们不必用别人或者说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祖国花朵的标准成长起来的,除了个别人是超生出来的之外,应该没有谁背负了“原罪”。是时代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让我们身陷困境,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每一代年轻人都会遇到那个时代特定的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妄自菲薄。其次,立足自身,国家选择不能代替个体选择。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谁也无法救济我们,不要过分寄希望于政策层面的恩惠。政府天生是炒短线的,谁都没有能力持续、大规模地救济一个弱势轻体,政策只能暂时舒缓目前的困局。能对自己的选择最终责任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真正的好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钢铁都是自个炼成的,好运气都是自己攒出来的。再次,正确运用权变理论。从大城市撤回到二三线城市是主动寻找新的生存环境,而一动不如一静,耐心坚持也是权变理论的应用。毕竟,新环境也是需要适应的,新机遇也是需要慢慢积攒的,在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等待也不失为一个策略。据说小平同志复出后,毛主席问他“这些年你都在干嘛”,小平的回答很有意思“就是等待嘛”。可以说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而转机则青睐耐心等待的人。

说到底,走还是留是自己的选择,是个人的事情。因此,个人心态成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从一帆风顺中进步,挫折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是针对整个国民经济说的;而对于我们个体来说,“努力让自己存有希望”才是正确的心理状态。也许要求自己“内心能不能阳光一点”过于肤浅了,那么尼采的一句话可能会有用:当我们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我们!其实无论在哪里,努力让自己存有希望,才有可能攒出好运气。弃“城”而逃绝不是好办法。

作者:齐卫国
来源: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0402
日期:2010-3-2

收藏与分享

标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