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预言——《反乌托邦三部曲》

智者的预言——《反乌托邦三部曲》横评(附简介)

《反乌托邦三部曲》是指前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作家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三部作品。

所谓“反乌托邦”,就是指其所描写的未来社会与乌托邦式的乐观理想背道而驰,反映的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在那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并没有给人类带来自由与幸福,而是成为束缚人们思想与灵魂的工具;没有带来人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技术和体制的奴隶。技术的泛滥,在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本质上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人被关在亲自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里,这里阴暗冰冷、精神压抑。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或以另类方法制造“民主”),等级制度横行……几位作家以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无比忧虑,并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与“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乌托邦理想背道而驰,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图景。其让人们警醒于科学技术的滥用和恐怖集权政治的横行所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并没有成为“大一统国”或“大洋国”这样的集权国家,我们也没有沦为美丽新世界中在自由中失去自我的新人类。然而,这些预言却也曾经无比准确的应验在我们身上,甚至现在仍然在应验。因此《三部曲》的价值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是极权主义的兴衰而被湮没,时至今日也仍有一读的必要。在此贴出本人读过这三部小说后的一些评论感想,以供有识者借鉴,也算抛砖引玉,博方家一笑。

忘情风君 发表于 10-1-8 10:21

《我们》

扎米亚京的《我们》与奥威尔的《1984》及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为20世纪文坛“反乌托邦三部曲”,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相比之下,《我们》虽然成书最早,更为另两部作品直接提供了灵感,其知名度却低了不少,这也是由于此书在苏联一直遭禁,直到解体前才得出版之故。然而若论作品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我们》相比三部曲中另两部毫不逊色,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仔细感悟。

书中描写的是一个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集权国家“大一统国”,围绕整个国家的“绿色长城”将其与蛮荒世界隔开。这是一个无论在行动与思想上都寻求高度统一的国度,人们在同一时间起床,上班,用餐……生活在玻璃房间中毫无隐私,甚至连性生活都要领号进行,在造福主的权威下,整个国家如同一台精密运行的仪器,个人只是仪器上微小的零件。人们也不再有各自的名字,而是被冠以数字代号,成为“号民”。于是代表个人的“我”被湮没在“我们”之中,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也就在集体意志下不复存在。整个社会如同数学公式般无比精确,无比理性,人们在其中享受着“高度的幸福”,一切都无比完满……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作者通过主角D-503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集权统治下的真实情况。即使在造福主的铁腕政策与恐怖威吓下,在那看似如同玻璃地面般坚硬完美的制度下,人心却从未停止过悸动与挣扎。无论如何被忽略,心中那个渴求自由与爱情的“我”仍然会显现出来。D-503是一个无比认同大一统国理念的数学家,可他仍旧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女主角I-330,获得了自己的心灵,并一度想与她一道去寻找围墙外的自由世界。虽然,最后他因为彷徨痛苦而选择接受手术,摘除自己的心灵并出卖了心爱的女人,但世界已经改变。对他个人,这是个悲剧,可束缚人心的枷锁终将被打破,正如围绕整个国家的绿色围墙最终被摧毁一样。从这点看,全文并未完全陷于悲观。

作者在文中虚构的“大一统国”,让人无法不联想到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然而此书的成书实际却在列宁逝世前后,当时斯大林也并未大权独掌。至于后来形势之发展,令人只得叹服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与惊人前瞻性。他写此书并不是刻意讽刺特定的苏维埃政权,而是对工业文明与国家机器抹杀个性,束缚人心的忧虑与反思。也正因如此,即便在苏联政权已经烟消云散的今天,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思辨,仍然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与思索。

《美丽新世界》

初次了解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部作品,恐怕还是在中学时代阅读《科幻世界》杂志的时候。作为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本作的知名度自然不低。不过知道归知道,我却一直没真正读过这部作品。其实想想也正常,这种思考性很重的书恐怕即使给中学生读也是没法了解其真意的吧,就好像给小学生读红楼梦一样不切实际。与其如此,还不如等到有了足够的知识和人生积累再去拜读来得更好。

之前读《娱乐至死》时,书中曾不止一次以这本《美丽新世界》为寓。这也重新挑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求来了这部熟悉而又陌生的名作,想要细细品味一番。怎么说现在的我应该够格读这本书了吧!

不过比起这么多年的“仰慕”,真正的阅读过程却持续了半天而已——本来也不是什么长篇小说——一口气读完的感想是“好是好,就是实在有点意犹未尽”。所以就斗胆发发自己的评论来尽一尽兴。

所谓“反乌托邦”,就是指其所描写的未来社会与乌托邦式的乐观理想背道而驰。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并没有给人类带来自由与幸福,而是成为束缚人们思想与灵魂的工具;没有带来人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技术和体制的奴隶。《美丽新世界》也是基于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忧虑而创作。不过与另两部作品《1984》和《我们》相比,《美丽新世界》又有所不同,它所担心的不是科技沦为强权政治的工具而控制人心,而是人们在科技所提供的自由面前失去自我。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在试管里受孕成长,整个胚胎过程中即已决定一个人的智力与外貌,并在婴儿期的催眠教育中塑造成符合各自阶级的存在。各阶级的人们只知服从社会的集体意识,工作,消费,娱乐,而失去了自我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人们沉溺在肤浅的感观电影中而不再阅读,迷醉在高科技所营造出的种种享乐中而忘了独立思考。为了符合整体社会的稳定,道德观被改写。放荡的性行为成了理所当然的常态,而父母,受孕,胎生等概念反而被打上了淫秽羞耻的烙印。人们放纵自己的欲望,即使遇到挫折,也可以通过唆麻毒品来逃避现实。在各种激素的作用下,他们永远不会显得衰老,即使到了生命机能停止的时候,看起来也如同年轻人。社会就这样和谐,人人都快乐无忧,好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野蛮人”约翰无疑是全文的关键所在,他的出生是一个偶然。一对新世界男女在去旧世界(和现代社会相对的原始保留地)游玩时遇到意外而失散,女的因此迷失在印第安部落中并生下了具有新世界血统的约翰。在古老的宗教和莎士比亚以及母亲的多种熏陶下,约翰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并不被原始社会所接纳的他对新世界有着一份憧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终于得以来到这个盼望已久的世界。然而,他却发现一切都和想象的不同:人们虽然得到了一切的享受,却放弃了理性与思考,失去了身为人的灵魂。被自己疯狂热爱的女孩在他眼里竟然不知廉耻。约翰的道德观与自我思考能力让他无法见容于这个社会,最后只好自我放逐到外界。可是社会并没有因此放过他,他的自我惩罚和斋戒生活反而招来了无数好奇的记者与观众,最后终于使他陷入疯狂而自尽。

整部作品所给出的是一幅触目惊心、令人作呕的图景。然而仔细思索,却又令人迷惘:到底这个新世界错在何处?是人工胚胎培育技术的错吗?这样止于单纯的科技恐慌论的观点显然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是划分阶级的错吗?可是文中也提到,如果社会全部由高阶层人组成,反而会造成动荡不安。是篡改道德观的过失?可是伦理道德本来就是特定时空下的价值观,环境改变了,道德自然会变。是盲目生产,盲目消费的观念错误?可如果资源再生利用问题解决了,这又有什么问题?是因为人们沉溺于婴儿化的欲望满足,不再思考?但人的本质不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既然原欲已经满足,那由此衍生的文学和思想又有什么必要保留?约翰之所以陷于疯狂,是因为社会的疯狂,还是因为他自己迂腐的道德面具和柏拉图式的爱情幻想?然而,不再思考而只是服从社会价值观的人,真的能被称为完整意义的人吗?行文此处,只能说越想越糊涂,越理不出头绪。想来即便是赫胥黎本人,恐怕也不能全然明了自己要批判的是什么,自己所希望的又是什么。不过他所作出的预言,正在我们身边成为一个个现实。人类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是否会成为书中所描写的梦魇,这实在是一个过于沉重的命题,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探讨范围。不过至少今天的人类还多少保留了能够自我思考的理性,写在这里的文字便是其证明。这大概是唯一值得欣慰之处吧。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一部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作品,堪称此类作品的巅峰。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在“老大哥”和党全面掌控下的集权主义国度“大洋国”。在那里,有形又无形的“老大哥”的视线无所不在。人们生活在全面的监控下,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电幕的眼睛;生活极其贫乏,性生活成为一种延续后代的任务,阅读和书写都已经遭到禁止,只剩下对党的服从;稍有不满言论就会被人告发,遭到思想警察的逮捕,甚至从此化为乌有。当权者凭借着无孔不入的政治和技术手段,将整个国家的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历史编纂乃至个人隐私都笼罩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下。在那里,自由被剥夺、思想被控制、人性被扼杀、历史被篡改。人们终日生活在政治恐怖与虚伪的谎言中,却还要表现出对党的忠诚和信仰(双重思想)。奥威尔用细腻而又无比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令人作呕,毛骨悚然的恐怖图景,令观者震撼之余又能感到背上的涔涔冷汗。

而在人们还没有从这种震撼中回过神来时,他又借书中反对派人物之口道出了集权政治之所以形成和发展的缘由。“统治者永远不可能为了废除权力而去获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对于夺得权力者来看,人类平等不是要争取实现的理想,而是要避免的危险”,因为“如果财富可以平均分配,权力又如何能够保留在特权阶层手中”、于是“党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长久不衰,就要刻意制造等级,用谎言和篡改割裂现实与历史,用双重思想来让人们相信党一贯正确,用思想警察来消灭那些怀有异端的潜在危险分子……”奥威尔以对政治令人惊讶的敏感度和对历史无比透彻的洞察力,辅以超凡的艺术想象力,以及异常冷静的理性思辨,剥开了历史的层层伪装和理想主义和技术进步论的脉脉温情,将集权主义血淋淋的现实呈现在读者眼前。他以前瞻的目光让我们看到技术进步并不一定就能够带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美好的未来,反而可能被极权主义所利用,成为压制思想,残害人性的恐怖机器!其程度之甚远远胜过历史上的那些暴君和独裁者。令人在叹服于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惊人的预见性时,又为人类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当然,即使在威权的恐吓与压迫下,人心也不会停止悸动与反抗。书中主角温斯顿在日记上写下的那一连串“打倒老大哥”便是无可辩驳的证明。奥威尔对此是毫不怀疑的,但如何反抗却又是其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死结。温斯顿和裘利亚的爱情,是对组织的精神反抗,可无法给予党任何现实的威胁。参加地下组织,接触异端思想,恐怕也只是当权者不断树立敌人又不断消灭敌人以巩固自己的一个陷阱。作者借温斯顿的口说出了“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的话语,表明他也认识到底层人民是推翻暴政的最大力量所在。然而他又对无产者的目光短浅,无知无识,甘于奴役感到失望,并悲哀地认为他们无法完成自我觉醒。这种悖乱正是源于作者自身的思想矛盾。出身中产阶级的奥威尔同情无产阶级和下层人民,并努力想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可是在他和无产者之间始终有一道无形的墙,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再怎么想接近底层人民,也无法洗去自己身上的中产阶级烙印,正如同温斯顿走到哪里都会被人一眼识破身份的蓝色制服一样。因此他即使坚信无产者的力量,也终究无法真正去了解他们。这种矛盾贯穿了整部小说。在温斯顿被捕送入友爱部后,他与奥伯良的对质,其实正是作者内心两种思想的对峙:一个是依旧保留希望的自我,另一个是希望已经被现实破灭的自我;一个是坚信极权会被推翻的自我,另一个是被极权者的手段所击倒,无法再去相信的自我。在这场精神的对质中,那个良知的自我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不断退让和落败。肉体被摧残、尊严被践踏、思想被改造,最后只留下对感情的执着在苦苦坚持。是的,思想管制再严格也无法左右人们心中的爱与恨。可即使这残存的一点人性闪光点,奥威尔仍要将其痛苦地剥离。毕竟人终究是自私的,在面对自身无法克服的恐惧面前,曾经的爱也沦为被出卖的对象。作者用极端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加以近乎无情的解剖,其震撼性不亚于对极权主义的披露。你可以反驳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可是能够如此直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懦弱与卑鄙,这需要的是何等的勇气与理性?

与扎米亚京的《我们》有所不同,本书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一个乐观的解答。可也正是这种无解背后表现出的无奈与苦闷,痛苦与彷徨,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无比关注和忧虑,令得其犹能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与无尽的思索,也是本书所以成为最为成功,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反乌托邦小说的原因所在。其价值绝不会随着极权主义的兴衰而湮没。

时至今日,世界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1984年的大洋国并没有成为现实,曾经的集权社会也已经烟消云散。可是我们真的可以松一口气了吗?老大哥的阴影真的已经不在了吗?书中的那些预言要说实现了,毕竟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可如果说没有实现,为何又感觉有那么多的似曾相识呢?人类还没有陷入书中那样万劫不复的境地,可未来却仍然迷雾重重,令人无法看清。

是的,奥威尔的预言并没有落空,甚至仍在不断实现。世界上的恐怖政治和集权政治至今仍旧阴魂不散。这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恐怕是每个读过《一九八四》的人都应思索的问题。

转自 http://bbs.dangdang.com/archiver/tid-3037.html

中文名: 反乌托邦三部曲精选电子书及影视资料(PDF、TXT、AVI 等)
图书分类: 文学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青苹果数据中心等
书号: ISBN: 7-5063-1343-X/I·1331 等
发行时间: 2006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1. 分享的资源是本人从众多资源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比如其中的TXT文档,虽然网上存在多个版本,内容基本相同,但排法有差异,这里提供的就是整理得比较干净、最适合阅读的版本。由于文档数量较多(还有部分文件夹),为方便骡友们下载,特别打包供源。

2. 本资源通过360杀毒 1.1.0.1100 和 McAfee VirusScan Enterprise 8.7.0i 验证。

3. 一般每天中午至上半夜在线供源,50KB全速上载。

[内容]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來源: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757/

收藏与分享

标签:

Leave a Reply